孕妇在孕期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安全,有些药物可能会导致流产。常见的可能导致流产的药物包括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甲氨蝶呤、丙硫氧嘧啶、地塞米松等。如果孕妇怀疑自己服用了这些药物或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1.米非司酮
米非司酮用于终止妊娠,该药物具有抗孕激素的作用,能够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促进子宫收缩。使用时应注意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及胚胎排出情况。必要时需遵医嘱服用。
2.米索前列醇
米索前列醇可用于引产或药物流产,其可增强子宫平滑肌活动,促进宫颈扩张。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服药后应严密监测子宫收缩和出血情况。
3.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适用于晚期流产病例,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以起到杀灭胚胎组织的作用。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肝功能和血液学指标。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征象出现。
4.丙硫氧嘧啶
丙硫氧嘧啶通过抑制甲状腺素合成来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等。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须停止哺乳。同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5.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免疫系统的敏感度,从而间接影响胎儿发育。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等问题。因此,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
孕期用药需谨慎,以确保母婴安全。建议孕妇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早产或流产风险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以免导致流产的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