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ㄐㄧˋ)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始建於戰國時期(西元前四世紀)的田齊桓公。稷下位於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稷門附近。齊宣王之時,在稷下擴置學宮,招致天下名士: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農家、陰陽家等百家之學,會集於此,自由講學、著書論辯。
歷史[編輯]
前4世紀中葉,齊國創立稷下學宮,供養資助許多思想家和學者,維持至前3世紀前期,是當時最重要的學術中心[1]:146。戰國中後期各主要學派的重要人物,如:荀子、宋鈃、尹文、倪說、魯仲連、田巴、騶奭,幾乎都來到過稷下,《史記》描述當時的盛況:「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鄒衍、淳于髡、田駢、接輿、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稷下學宮是一種由官方主辦、私人主持的辦學模式。不問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國別、年齡、資歷的學術自由氣氛,約與同時代雅典的亞里斯多德於公元前335/334年所創呂克昂學院東西並尊。
考古[編輯]
2022年4月,專家認定位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小徐村的齊故城小城西門外建築基址群為稷下學宮遺址。[2]
講學名家[編輯]
陰陽家學派
鄒衍:戰國末期齊國人,陰陽家學派創始者與代表人物。主要學說是「五德終始說」和「大九州說」,當時人們稱他「談天衍」,又稱鄒子。
騶奭:戰國齊國稷下學宮學者,採用鄒衍學說入自己之文,人稱雕龍奭。受到齊王的賞識,在稷下學宮與慎到、田駢齊名。齊王為他們修建豪宅。騶奭著《騶奭》12篇。
偏向道家學派
尹文:齊國稷下名家學者,著有《尹文子》。
倪說:齊國稷下名家學者,曾為薛公靖郭君說服齊宣王,使得薛公恩眷不衰。
田駢:又稱陳駢,戰國齊國人,早年學黃老之術。有辯才,尤好爭論,人稱「天口駢」。
彭蒙:齊國人,黃老道家學者,是田駢的老師。
慎到:趙國人。戰國時道家、法家思想家。
環淵:楚國人,戰國時道家學者。環淵學黃老道德之術,因闡發說明敘述黃老道德學說的旨意。環淵著上下篇,與騶衍、淳于髡、慎到、接子、田駢、騶奭一起遊學於稷下學宮。
宋鈃:是遊學於齊國稷下學宮的學者。有授徒講學。《莊子·天下》將宋鈃和尹文歸類為一派。但《荀子·非十二子》將墨子和宋鈃劃為一流,荀子是根據宋鈃思想在提倡克制慾望講究節儉不重視等級等方面與墨子的類似之處,而將他們劃為一流。
接子:戰國齊國稷下學宮學者,曹姓,接氏。受到齊宣王的賞識,在稷下學宮與鄒衍、騶奭、田駢齊名。齊王為他們修建豪宅。著《接子》二篇。
遊說家
淳于髡,戰國時期齊國人,身高不足七尺,是齊國的入贅女婿。齊國大臣,外交官。善於辯論,經常代表齊國出使各國。
魯仲連:戰國時代齊國茌平人(今山東省茌平縣王老鄉望魯店村),為遊說名士。有時簡稱魯連,曾就學於稷下學宮,不願出任官職。由於他的遊說技巧卓越,有著名的「義不帝秦」辯論。成為現代「和事佬」的代名詞。《漢書·藝文志》有《魯仲連子》14篇。
儒家
荀子: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所謂的孟子「性善論」比較。荀況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參考文獻[編輯]
^ 余英時.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4 [2014-11-07]. ISBN 95708432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0) (中文(繁體)).
^ 探寻稷下学宫的“文化密码”-新华网. 新華網_讓新聞離你更近. 2022-04-11 [2025-06-12] (中文).
閱論編戰國歷史事件前期三家分晉(趙、魏、韓) · 士人崛起 · 李悝變法 · 河西之戰(前期) · 魏滅中山之戰 · 三晉伐齊之戰 · 吳起變法 · 陰晉之戰 · 趙遷都邯鄲 · 田氏代齊 · 戰國七雄與泗上十二諸侯 · 棘蒲之戰 · 韓滅鄭之戰 · 濁澤之戰 · 河西之戰(後期) · 澮北之戰 · 周分東西 · 商鞅變法 · 邯鄲之難 · 桂陵之戰 · 馬陵之戰 · 徐州相王中期合縱連橫 · 桑丘之戰 · 五國相王 · 函谷關之戰 · 觀澤之戰 · 秦滅巴蜀之戰 · 秦滅義渠 · 齊破燕之戰 · 丹陽、藍田之戰 · 爭奪九鼎 · 稷下學宮 · 諸子百家 · 胡服騎射 · 宜陽之戰 · 趙滅中山之戰 · 楚破越之戰 · 垂沙之戰 · 莊蹻起事 · 三國攻秦之戰 · 沙丘之亂 · 伊闕之戰 · 齊秦互帝 · 齊滅宋之戰 · 濟西之戰 · 田單復國 · 黔中之戰 · 將相和(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 齊魏滅薛 · 鄢郢之戰(楚辭) · 遠交近攻 · 華陽之戰 · 閼與之戰 · 趙破匈奴之戰 · 陘城之戰後期戰國四公子 · 長平之戰 · 邯鄲之戰(竊符救趙、義不帝秦、債台高築) · 楚滅魯之戰 · 秦滅周 · 鄗代之戰 · 都江堰、鄭國渠 · 河外之戰 · 五國攻秦之戰 · 諫逐客書 · 秦滅六國之戰(秦攻趙鄴之戰、秦趙平陽之戰、秦趙肥之戰、秦趙番吾之戰、秦滅韓之戰、秦滅趙之戰、秦滅魏之戰、荊軻刺秦王、秦滅楚之戰、秦滅燕之戰、秦滅齊之戰)中國歷史事件
傳疑時代 → 夏朝 → 商朝 → 西周 → 東周(春秋 → 戰國) → 秦朝 → 漢朝 → 三國 → 晉朝/十六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國 → 宋朝/遼金夏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中華民國 → 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