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王重阳约定25年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以在场众人的武功水平,再想精进武功需要大量的时间。
事实上,“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他们的武功并未大成,像段皇爷的“一阳指”尚未炉火纯青,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也未到火候,而顶尖的武功又岂是轻而易举能练成的。因此,有这25年时间,他们都能将自己的武功提升一个境界,到时再论剑,便能酣畅淋漓,再分高下。
2、25年内武林将难有大乱,能培养出新的人才。
25年刚好是一代人培养的时间,新一辈的年轻人或有可一战之人。像王重阳的师弟周伯通,武功在年轻一辈便是出类拔萃。
除了老顽童,这25年间,还出了黑白双煞,郭靖,黄蓉,欧阳克等人物。可见这25年之约,有这方面的考虑。
三
原文中,第二次华山论剑以后,没有约定第三次华山论剑。
毕竟“五绝”都已经年龄到了,未必还有一个25年。这中间洪七公和欧阳锋在华山绝顶大战,双双力竭而亡。而东邪云游四海,难见其人,南僧了却尘念,隐居不问世事。
中年一代,郭靖与黄蓉忙于镇守襄阳,抵御外敌,难以分身。年轻一代武功大成之人并不多,像金轮法王未练成第十层“龙象般若功”,小龙女跌落谷底,杨过断臂。不论是江湖还是家国,此时已经盛世不再。所以客观上,没有人才与良好时机,难以继续这“华山论剑”。
多出的这十年间,“神雕侠”杨过,强势崛起,创立“黯然销魂掌”,在襄阳城外大败十层“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法王,解了襄阳之围。而周伯通也化解了和瑛姑的恩怨。这才有了第三次华山论剑。
第三次华山论剑只是览旧景、怀故人,并未论剑。黄蓉口头分析五人武功,定下各自的地位排名,神雕时代“后五绝”横空出世。于是第三次华山论剑等了35年,终于等到了杨过和周伯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